大型桥式铸造起重机桥架结构及联轴器磨损检测技术研究

一、桥架结构设计与检测技术
- 桥架结构设计要点
- 桥架通常由主梁、端梁及支撑结构组成,需满足铸造起重机的高载荷需求。例如,八梁桥式铸造起重机采用多梁框架结构,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载荷分布,确保主梁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时的抗弯、抗扭能力。
- 材料选择方面,主梁多采用Q345B/Q345D高强度钢材,通过预应力技术增强刚度,防止长期重载导致的下挠变形。
- 桥架结构检测技术
- 无损检测:采用超声波(UT)检测焊缝内部缺陷,磁粉检测(MT)检查表面裂纹,射线检测(RT)验证关键部位焊接质量。
- 动态监测:通过振动传感器采集桥架运行时的加速度信号,结合频响函数分析,识别局部刚度退化或裂纹扩展。
- 有限元模型修正:基于实测模态参数修正初始有限元模型,模拟损伤对结构刚度的影响,量化剩余承载能力。
二、联轴器磨损检测技术
- 磨损机理与检测难点
- 联轴器(如齿轮联轴器、弹性柱销联轴器)在频繁启停和冲击载荷下易发生齿面磨损、键槽松动或弹性元件老化。铸造起重机的高温、粉尘环境会加速磨损。
- 传统检测依赖目视检查和间隙测量,难以实时监测微观磨损,需结合智能传感技术。
- 先进检测方法
- 振动与声发射监测: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和声发射探头,分析联轴器运行时的异常频谱,识别早期磨损或松动。
- 油液分析:通过润滑油中铁磁性颗粒的成分与浓度变化,判断齿轮磨损程度。
- 红外热成像:检测联轴器局部过热区域,辅助判断润滑失效或轴承损坏。
- 维护策略
- 定期拆解检查键槽配合间隙(主动轴间隙≤0.03mm,从动轴≤0.05mm),超限时更换。
- 采用合成石墨钙基润滑脂(SYA1405-65)定期润滑,减少摩擦磨损。
三、未来研究方向
- 智能化监测系统:集成传感器网络与机器学习算法,实现桥架结构与联轴器的实时健康评估。
- 材料优化:研发耐高温、抗疲劳的复合材料,延长关键部件寿命。
- 数字孪生技术:构建起重机虚拟模型,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响应,优化维护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