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门机-多料斗-气垫输送机的散粮卸船智能化系统关键技术

一、系统架构与协同控制技术
- 多设备联动控制
系统通过门机(门座起重机)、多料斗缓冲装置、气垫输送机的集成控制,实现全流程自动化。门机负责抓取散粮并投放至料斗,料斗通过缓冲和分流机制平衡输送压力,气垫输送机则承担长距离、高密封性运输任务。这种协同设计可提升作业效率达100%。 - 智能调度算法
基于实时料位监测和船舶舱室三维建模,系统动态优化门机抓取路径与料斗分配策略。例如,通过算法预测舱内余粮分布,减少空抓和重复作业,降低能耗。
二、气垫输送机技术优势
- 低摩擦与高密封性
气垫输送机利用气垫原理降低摩擦阻力,相比传统托辊式输送机,能耗降低30%以上。同时,其密闭结构配合TBLM系列除尘器,粉尘控制效率达99.5%(1微米颗粒)。 - 长距离、大运量运输
亚洲最长的5049米气垫输送机(盐城港案例)可实现1600吨/小时的输送能力,且维护成本低,适合港口大规模散粮转运需求。
三、智能化感知与安全防护
- 环境监测与自适应调节
系统集成振动、温度、粉尘传感器,实时监测设备状态。例如,盐城港项目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减少噪音和废料污染,保障作业安全。 - 防碰撞与防抖动技术
门机操作中采用防抖动算法和定位技术,优化起升、变幅、旋转动作的连贯性,降低设备碰撞风险。
四、绿色低碳与经济效益
- 环保效益
系统通过全密闭输送和高效除尘,减少扬尘和碳排放,符合港口绿色转型要求。 - 成本优化
相比传统汽车运输,气垫输送机减少50%作业时间,降低物流成本,同时提升港口竞争力。
五、未来发展方向
- 人工智能深度应用
探索AI在料斗路径规划、故障预测中的作用,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。 - 多式联运集成
结合铁路、水运等多式联运模式,推动“公转水”结构调整,提升区域物流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