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于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的智能态势监测系统

应用于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的智能态势监测系统

一、技术基础与系统架构

  1. 多源传感网络
    • 部署振动、温度、转速、应变等传感器,实时采集关键部件(如电机、减速器、车轮、吊具)的运行数据。
    • 典型监测参数包括:电机轴承温度、齿轮箱振动频谱、结构应力分布、吊具定位精度等。
  2. 数据处理与分析
    • 边缘计算层:通过本地化数据预处理(如去噪、特征提取),降低云端传输压力。
    • 云端诊断模型:采用雨流计数法计算结构疲劳损伤度,傅里叶变换分析振动频谱,结合机器学习预测故障趋势。
  3. 虚实交互控制
    • 基于实时数据构建虚拟模型,模拟起重机运动状态并生成控制指令,实现动态纠偏(如防摇摆控制、吊具精确定位)。

二、核心应用场景

  1. 设备健康监测
    • 实时评估关键部件(如驱动电机、减速器)的健康状态,预警潜在故障(如轴承磨损、齿轮断齿)。
    • 案例:通过激光扫描检测集卡与集装箱分离状态,防止吊起事故。
  2. 作业安全控制
    • 吊具着箱精度控制:结合摄像头与激光扫描,实现集装箱锁孔与吊具的毫米级对齐。
    • 集卡防吊起系统:通过激光测距判断集装箱与底盘分离状态,触发紧急制动。
  3. 能效优化管理
    • 监测电机能耗与负载匹配度,优化变频调速策略,降低能源浪费。

三、技术优势与行业价值

  1. 安全性提升
    • 实时监测覆盖率超90%,故障预警准确率≥95%,减少人工巡检盲区。
  2. 运维成本降低
    • 预测性维护可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30%以上,延长设备寿命。
  3. 作业效率优化
    • 自动化集卡定位系统缩短车辆对位时间50%,提升装卸效率至30箱/小时。

四、未来发展方向

  1. 全息感知网络
    • 融合5G通信与数字孪生技术,实现起重机运行状态的全域可视化。
  2. 智能化决策升级
    • 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控制算法,优化吊装路径规划与负载分配。
  3. 行业标准完善
    • 推动监测系统与港口自动化平台(如TOS系统)的深度集成,构建标准化数据接口。

总结

智能态势监测系统通过“感知-分析-决策-执行”的闭环控制,显著提升了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作业效率,是智慧港口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。其发展需进一步结合边缘计算、AI算法及行业标准,向全域智能化方向演进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400-086-9590

139-0380-6159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kf#qzww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咨询

添加专属客服
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
起重机企业微信
立即扫码添加我吧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